改造背景
北京90后的跨国夫妻,需要改造他们20平方米的爱巢。原有空间非常狭小,由于层高有限,夹层空间非常憋屈。同时作为商住楼的一个格子间,上下左右均无扩展的余地。使用时通风不畅,采光有限,各种使用功能欠缺,无法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闷热、潮湿,隔音差都令人感到不安,局促的空间和尴尬的生活方式使得在首都北京的生活变的如此的狼狈。然而,这也是广大年轻北漂的生活常态。
改造前平面图
改造策略
设计策略:“时间换空间”
效果图与完成图对比
改造后平面图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设计师为这个20平方米的微小空间,特别发明了独特的可移动机械楼板,通过楼板的不断变化实现空间的转变从而满足业主对不同功能的诉求。通过2个楼板的在不同高度的控制,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靠里的红色楼板是可以在3个标高变化,靠窗的蓝色楼板可以在5个标高变化。
同时在不同标高的基础上,利用翻折家具的变化满足不同居住模式的需求。一共有六大居住模式:起居,健身,电影,睡觉,多人居住,书房。不同模式下,房间的布局各有不同。在起居室,餐厅,健身房,家庭影院,书房,多人居之间来回变化与切换。
6大模式
起居模式
起居模式中,2个楼板上升到最高点,下方形成2.8m的通高空间,层高适宜,可以看电视,吃饭,聚会和娱乐。
同时将家具与柜体结合设计,针对不同的模式可以拉出,翻折,翻下,移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功能空间。餐厅模式依然是利用2.8m层高下,从电视下方抽出的抽拉桌子,下面的方盒子除了储物,也可以拿出来作为凳子使用,以形成可以6人共同就餐的空间。
通过ipad面板和手机控制同时控制灯光照明系统和电动窗帘。浴室的入口采用了电镀玻璃,当检测人在浴室内,玻璃会自动变为不透明。甚至连镜子也是可以听音乐的智能镜子。
设计师在迷你的空间中发挥最大的生活质量。
吧台和沙发
健身模式
健身模式由起居模式变化而来,通过拉出电视柜体,在其后方形成迷你的健身空间,柜体后方设置了可以放置器材的健身架。
睡觉模式
睡觉模式将靠窗的楼板降低到0.45m,通过楼板自身形成了床铺,其靠近窗户,获得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娱乐模式
同一块楼板稍微上升到0.75m高度时,形成了电影院模式。通过电动幕布和电视下方的4个木盒子作为凳子,使用者可以获得2个层次的观影座位。
由中国建筑师张海翱与德国机械工程师Tobias设计发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用级别升降楼板。其主要通过旋转丝杆带动丝母上下升降楼板,断电后楼板将自动锁定,保证安全,安静和平稳。
智能系统
既然是百变智居,因此智能化是系统也是设计的重点,主要包括了3大模块:大数据查看,安全系统,智能控制家电。大数据系统收集整个家庭的用电情况,并将其可视化展示在平板电脑和手机上,主人可以实时的监控家中的各类指标。控制采用以安全为最优先考虑,首先是采用了密码设置,只有通过密码才可以访问楼板控制菜单。同时引入了红外线幕帘技术,一旦检测到进入区域的活物,楼板会立刻停止动作。在智能面板旁边同时设置了自复位的紧急暂停按钮。通过所有这些安全措施,加上本身丝杆的自锁特性,完全可以满足居家环境中的安全要求。
2016-11-25 38818人浏览
2016-04-25 9831人浏览
2016-05-18 9711人浏览
2016-09-14 9128人浏览
2016-06-17 9076人浏览
看了这套案例,总算明白为何年轻人都爱宜家风了! 2017-03-13
客厅如此装修,客人来了太有面子 2017-03-13
拯救你的邋遢房间!小屋打造豪宅,保证你再也不想出来! 2017-03-08
33平方米小户型成功扩容 一室一厅跃层 2017-03-01
原来100平米的新房还能这样装修,说实话看的我都张目结舌! 2017-03-01
32㎡小复式竟有10个功能空间?改造前后对比惊人! 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