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房装修,就找房先森!

爱家热线 : 400-7997-158

房先森>装修攻略> 装修经验> 正文
免费预约上门验房量房、装修设计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2016-12-20 570C° 来源:互联网JR 标签: 软装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的事,看着看着就淡了;

有的情,恋着恋着就忘了;

有的梦,做着做着就醒了……

但是,毕竟还有些什么,从童年那梦开始的地方,到青年走在寻梦之路,再到成年实现圆梦,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却并未遗落在山高林密的某处,也不曾飘散在云淡风清的某时。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灰姑娘》

这是根植于我生命中,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地催促我用尽最盛的岁月去追逐的梦中情人,她的名字叫“好莱坞·软装”。

当年,她被祖父“电影”牵着小手走近我时,我没有经过太多的心理挣扎,就将她认定我青梅竹马的玩伴;

当我后来在“家居”老人的沙发上,呆呆地坐着,我们闲谈之中,说起了我儿时到现在的感情经历。老人蛮有兴趣地问我,是否还不曾把她遗忘?我当即没有红着脸就坦承:此生非她不娶!这种心情,就如盖茨比多年后仍恋着黛西一般……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

别闹了,大家都挺忙的,还是赶紧说点正经的吧!

或许你会认为,我是想用好莱坞的电影来阐述软装的艺术吧?其实我告诉你,这是真的,而且我是认真的。

或许你会认为,我是将“好莱坞+软装”当作了自己的兴趣吧?其实我告诉你,这也是真的,只是我不仅当成了自己的兴趣,而且将这个其上升到了事业的高度,高唱一首“忘年恋曲”!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忘年恋曲》

你可曾梦想过,在一套属于你的“私人定制”的房间里,你静坐在七月晶莹澄澈的月光中?你可曾梦想过,每个太阳升起的清晨,你伴随花丛中的鸟叫声带着微笑醒来,起床煮热一壶早茶或咖啡静静品味?你可曾梦想过,当傍晚彩霞漫天时,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楼下花园的草坪上,有热恋中的情人漫步经过……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私人定制》

说到家居与电影的结缘,源于“家庭影院”的普及。家居原来只是提供一个遮风躲雨的处所而已;之后,人们慢慢发觉,墙壁、家具、窗帘、灯具、音响……嗯,这些都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并老于斯的生活伴侣,它们不仅能提供一个生存空间,而且还能通过色彩、材质、造型,似乎能让人、事、物、梦合为一体,讲述出一个个生活艺术的故事。于是,软装便不带有任何的“傲慢与偏见”地应运而生了!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傲慢与偏见》

而此时又有一个契机——看电影也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了。无论是去电影院,还是家中越来越大的电影提供越来越清晰的画面。难道你们就不曾突然醒悟:原来,有些影片中,就为我们提供了软装的模板啊!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摩纳哥王妃》

在这种梦想中,表达出的一个核心意义,就是建筑及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说起来,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个人的梦想既能表达于对于自己建筑环境的设计上,就是“组织空间,创造环境”;反过来,空间又影响了人。在历史文化中,熏陶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环境设计——或如《卧虎藏中》中的端庄严谨、纸香墨飞,或如《绝代艳后》中的柔情万般、绮丽缱绻。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卧虎藏龙》

家是什么?建材是什么?家具是什么?软装是什么,这一连串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与我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梦想息息相关。家就是家装利用建材、家具等元素构建的一个生活场景,我们在这个场景里对有效元素的选择、规划、应用,反映的是文化背景和生活态度。我们一次一次对家的整理,就表明,我们不断地在寻找最美的生活方式。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绝代艳后》

正如有人、好像是罗胖所说:无论哪种灵感,最终都会于商业活动中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于是,如我这般先热衷于电影艺术,后又浸淫于软装行业者,理所当然首先以敏锐的视角,捕捉到电影领域最大的造梦工厂——好莱坞,那令亿万影迷如痴如醉大呼过瘾的制作,除有深刻人性灵光和社会意义外,还以“闹作闹呆”的精神打造出让人目睐神往的场景,直叫“愿让生活变成一场‘宿醉’”!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宿醉》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就赶快将这面旗帜高高地竖立在家居的山头上,杏黄缎加红飞火焰儿,上书五个大字——“好莱坞软装”。

《红楼梦》第一回中曰: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雪芹当时将真事隐去,借“通灵”说之,而撰《石头记》;如今适逢盛世,“奇传”不必“倩谁”,既然我心中这个念头已疯长得“无计可消除”,那就不揣冒昧、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地将其晒出,以飨世人。

“好莱坞+软装”,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年轻的维多利亚》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在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对现实存在的有机元素的取舍和组合,虽然不敢说一定就能创造出人人赞叹的“最美”的生活场景,但却都可以发自我们自己的内心,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美”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我也要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